产品应用:
该产品适用铁路、公路桥梁、核电站等大型工程的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孔道灌浆的施工。
技术特性:
高效减水、增强
可引起水泥拌和物在凝结前微膨胀,充分填充空隙
具有适度缓凝和保持流动性的能力
降低泌水
无毒、不可燃
不含氯化物和其他腐蚀性成分
注意事项
搅拌机转速不低于1000r/min。因延迟使用所致的流动度降低的水泥浆,不得通过加水来增加其流动度。施工时,在高温条件下,应选择温度较低的时间,如夜间施工;在低温条件下,应按冬季施工标准进行。
今天.纵相视频致电闵行区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表示昨晚接到信息后已赴现场了解,没有异味。对方表示,yq期间一些企业还未正式复工复产,“会向总队反映,联合徐汇、闵行、长宁三区一起巡查。”
产品简介
孔道压浆剂由膨胀剂、减水剂、阻锈剂等多种化学添加剂复配而成,由此配制的压浆料具
有高流动、微膨胀、压浆饱满等特点,适用于铁路、公路、隧道、核电等大型工程预应力钢筋砼管(孔)
道压浆施工。孔道压浆剂可分为I型和II型两个型号,分别符合《铁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道压
浆技术条件》和《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的技术要求,孔道压浆剂与水泥混合即可制成孔道压浆料,掺
量为水泥用量的10%。
技术性能
1. 流动性好,强度高,不泌水、不分层。
2. 耐久性好,系无机灌浆材料,不存在老化,对钢筋无锈蚀,耐久坚固。
3. 压浆具有饱满早强、微膨胀等特性。
4.产品具有高充盈性,可一次性压浆施工,管道内浆体密实无孔隙。
5.预应力钢筋不锈蚀,与混凝土粘结牢固。
6.使用方便,此产品在现场只需加水搅拌均匀后即可使用。
应用领域
各种铁路、公路后张法预应力桥梁孔道压浆。
大型预应力结构孔道压浆。
各种砼结构接头处止漏灌浆。
帷幕灌浆,锚固灌浆,空隙填补或修复等
使用说明
水料比为0.28~0.33,可根据灌浆部位不同进行调整。
首先在搅拌机中加入实际拌合水的80%-90%,开动搅拌机,均匀加入全部压浆料,
边加入边搅拌。全部粉料加入完毕,然后快速搅拌3min,加入剩下的10%-20%的拌合
水,继续搅拌2min。
施工方法:
一、使用前进行试配以确定较佳配比,推荐掺量为10%-12%,水胶比0.28-0.33。
二、搅拌:通常较适合的搅拌次序是:
水→管道压浆剂→水泥,如采用通常的机械搅拌方法搅拌,则适当延长搅拌时间,以确保灌浆料的各组分分散均匀。
三、压浆:在搅拌后尽快压浆,应采取通常的压浆方法,以确保压浆连续不断。
四、清洁:用水清洁所有施工工具和设备。
五、保护措施:施工过程中要戴保护手套和护目镜。
注意事项
压浆时浆体温度应保持在5℃-30℃之间,否则应采取措施满足条件。
预应力管道压浆料、水称量准确,并严格按确定的水灰比加水,不得随意调整加水量。
管道压浆料是由水泥、高效减水剂、微膨胀剂、矿物掺合料等多种材
料干拌而成的混合料。管道压浆剂是由高效减水剂、
微膨胀剂、矿物掺合料等多种材料干拌而成的混合料。水泥应不低于42.5
级低碱硅酸盐水泥或低碱普通硅酸盐水泥。高效减水剂的减水率不应低于
20%。压浆材料中不应含有高碱大于0.75%膨胀剂或铝粉膨胀剂。不应
参入含氯盐、亚硝酸盐或其它对预应力筋有腐蚀作用的外加剂。
压浆料或压浆剂中氯离子含量不应过胶凝材料总量的0.06%。
浆体性能指标1.水胶比0.26-0.33
2.凝结时间,初凝≥5h、终凝≤24h。
3.24小时自由泌水率0。4.压力泌水率≤2.0%
5.充盈度合格。
6.自由膨胀率3h为0—2%,24h为0—3。7.3d强度抗折5 MPa抗压
20MPa、7d强度抗折6 MPa抗压40MPa、28d强度抗折10 MPa抗压50MPa 施工设备
1.搅拌机转速不低于1000r/min,浆液线速度在15m/s,搅拌叶长度
40—45cm,高度即宽度8cm,注浆压力表较小刻度0.1MPa,量程1.6MPa.
2.配制浆液时各材料称量误差不过±1%。
3.搅拌前,先清理搅拌机的残渣积水及过滤网,过滤网的空格不大于3mm*3mm。
4.操作顺序:首先在搅拌机中加入拌合水,开动搅拌机均匀加入压浆剂,边加边搅拌,
然后加入水泥,继续搅拌3min
5.搅拌均匀后,现场进行出机流动度试验,10盘进行一次检测。
6.浆体在储料罐中应继续搅拌以保证浆体的流动度。
压浆工艺
1.压浆前,应清除孔道内杂物和积水。
2.开启压浆泵,使浆体从压浆嘴排出少许,以排除管道中空气水和
稀浆,至流动度和罐体流动度一致。
3压浆较大压力不过1.0mpa,注浆压力为0.5—0.7mpa,稳压应保持在0.5mpa,
稳压期不少于3min。
4.压浆顺序先下后上,同一管道应连续进行,一次完成。
5.从浆体搅拌到压入管道的时间不应过40min。管道压浆时限
1.终张拉完毕,应在48h之内进行管道压浆浆体及环境温度
1.压浆时,环境温度应在
5—35℃,压浆及压浆3天内应满足此温度要求,否则应采取措施满足要求。
2.高温环境,当较高温度过35℃时,应在夜间施工。
3.低温环境,当较低温度低于5℃时,应在采用冬期施工。
不应在压浆剂中使用防冻剂。取样压浆料取样16Kg,压浆剂取样4Kg。
TG/T F50--2011浆体性能指标
8.水胶比0.26—0.33
9.凝结时间,初凝≥5h、终凝≤24h。
10.24小时自由泌水率0。
11.压力泌水率≤2.0%
12.充盈度合格。
13.自由膨胀率3h为0—2%,24h为0—3%。
14. 3d强度抗折5 MPa抗压20MPa、7d强度抗折6 MPa抗
压40MPa、28d强度抗折10 MPa抗压50MPa
15.出机流动度10-17s,30min10-20s,60min10-25s。
TB/T3192--2008浆体性能指标
16.水胶比不大于0.33
17.凝结时间,初凝≥h、终凝≤24h。
18.24小时自由泌水率0,3h毛细泌水率≤0.1%。
19.压力泌水率≤3.5%
一、压浆原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水泥应釆用性能稳定、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的低碱硅酸盐或低碱普 通硅酸盐水泥(混合材仅为粉煤灰或矿渣),水泥熟料中C3A含量不应大于 8%;其余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的规定,不 应使用其它品种的水泥。2、矿物掺和料的品种宜为I级粉煤灰、矿渣粉或硅灰。3、梁体孔道压浆应釆用高效减水剂,减水剂的性能应与所用水泥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减水剂的减水率不应小于20%,其它指标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混凝土外加剂》(GB8076)的规定。外加剂匀质性按《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 试验方法》(GB/T8077)进行检验。4、压浆材料中不应含有高碱(总碱量不应过0.75%)膨胀剂或以铝粉为 膨胀源的膨胀剂。严禁掺入含氯盐类、亚硝酸盐类或其它对预应力筋有腐蚀作用的外加剂。5、压浆材料中总氯离子含量不应过胶凝材料总量的0.06%。二、孔道压浆浆体的强度、流动度、凝结时间、泌水率、膨胀率、含气量 等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对预应力混凝土梁应符合下列规定:28d强度:抗压彡50MPa,抗折彡10MPa;30min流动度彡30S;凝结时间:初凝彡4h,终凝彡24h;泌水率:24h自由泌水率0,压力泌水率彡3.5%; 24h 自由膨胀率0~3%;含气量1%~3%。三、孔道压浆前,应事先对釆用的压浆材料进行试配验证。各种材料的称量应准确到±1%(均以质量计)。水胶比不应过0.33。四、施工设备及称量精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搅拌机的转速不低于1000r/mm,桨叶的较高线速度限制在15m/s以内。 桨叶的形状应与转速相匹配,并能满足在规定的时间内搅拌均匀的要求;压浆机釆用连续式压浆泵,其压力表的较小分度值不应大于0.1MPa,较大量程 应使实际工作压力在其25%〜75%量程范围内;储料罐应带有搅拌功能;过滤网空格不应大于3mmx3mm;如选用真空辅助压浆工艺,真空泵应能达到 0.092MPa的负压力。2、在配制浆体拌和物时,各组分的称量应准确到±1%(均以质量计)。计量器具均应经法定计量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使用。五、搅拌工艺应符合下列规定:1、搅拌前,应先清洗设备。清洗后的设备内不应有残渣、积水。在压浆 材料由搅拌机进入储料罐时,应经过滤网。2、浆体搅拌操作顺序为:首先在搅拌机中先加入实际拌和水用量的 80%〜90%,开动搅拌机,均匀加入除水泥外的全部压浆材料,边加入边搅拌,然后均匀加入全部水泥。全部粉料加入后再搅拌2mm;然后加入剩余的10%〜 20%的拌和水,继续搅拌2min。3、搅拌均匀后,现场进行出机流动度试验,出机流动度范围应为18S±4S, 每10盘进行一次检测,流动度符合标准后,即可通过过滤网进入储料罐。浆体在储料罐中应继续搅拌,以保证浆体的流动性。4、对于因延迟使用导致流动度降低的浆体,不得通过加水来增加其流动度。六、压浆工艺应符合下列规定:1、压浆前应清除梁体孔道内的杂物和积水。2、压浆前,应釆用密封罩或水泥浆等对锚具夹片空隙和其它可能漏浆处 封堵,待封堵料达到一定强度后方可压浆。3、压浆顺序先下后上,曲线孔道和竖向孔道宜从较低点的压浆孔压入, 由较高点的排气孔排气或泌水。4、浆体压入梁体孔道之前,应首先开启压浆泵,使浆体从压浆嘴排出少许,以排除压浆管路中的空气、水和稀浆。当排出的浆体流动度和搅拌罐中的流动度一致时,开始压入梁体孔道。5、梁体纵向或横向孔道压浆的较大压力不宜过0.6MPa,当孔道较长或釆用一次压浆时,较大压力宜为1.0MPa;梁体竖向孔道压浆的压力宜为 0.3MPa〜0.4MPa。压浆充盈度应达到孔道另一端饱满并于排气孔排出与规定流动度相同的浆体为止。关闭出浆口后,应保持0.50MPa〜0.60MPa且不少于 3min的稳压期。6、应**选用真空辅助压浆工艺。压浆前应首先进行抽真空,使孔道内 的真空度稳定在-0.06MPa〜-0.08MPa之间。真空度稳定后,应立即开启管道 压浆端阀门,同时开启压浆泵进行连续压浆。7、同一孔道压浆应连续进行,一次完成。从浆体搅拌到压入梁体的时间 不应过40min。8、压浆后应从压浆孔和出浆孔检查压浆的密实情况,如有不实,应及时 补灌,以保证孔道完全密实。9、对于连续梁或者进行压力补浆时,应让孔道内水一浆悬液自由地从出 口端流出。再次泵浆,直到出口端有均质浆体流出,0.5MPa压力下保持5mm。 此过程应重复1〜2次。七、终张拉完毕,应在48h内进行孔道压浆。移动预制混凝土构件时压浆 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压浆强度应大于设计强度的75%。八、压浆时梁体、浆体及环境温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压浆时的浆体温度应在5。C〜30。C之间,压浆时及压浆后3d内,梁体 及环境温度不低于5°C,否则应釆取保温措施,以满足要求。2、在环境温度**35。C时,应选择温度较低的时间(如夜间)压浆。